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美] 格雷格·迪安
献给我的母亲—— 我还能听到你的笑声。 推荐序一 让生活的庸常瞬时生动 《吐槽大会》主持人 张绍刚 给这本书写序,紧张死,就像人家米其林大厨出了一本菜谱,旁边一吃货腆着脸要给人家写序一样,何德何能啊?关键多容易闹笑话!让你写吧,丢人呢?不让你写吧,都张嘴了,怎么也得给点面儿。于是,就有了这篇战战兢兢的序。 为了不丢人,讲几个故事得了。 第一回说脱口秀,是2016年的夏天,《吐槽大会》,主咖是吴宗宪宪哥,我以他朋友的身份当嘉宾。过程非常磨难。首先,我的槽点太多,黑得发亮,处于全国领先行列,不知道上了台会被大家糟蹋成什么样子。其次,之前没说过,现场跟演出似的,不停机不补录,说不好,就更黑!提前两天开始熟悉稿子,第一感觉,我靠,这谁写的,怎么想的,好好笑!然后,一对不认识的男女出现在面前,让我说给他们听。接下来,就是摧毁式的体验了:“张老师你这儿别停顿,一停就露‘底’了。”“张老师这儿您能柔和点儿吗?现在的语气跟骂人似的。”“张老师您能加快点儿语速吗?您这不是主持节目,是脱口秀表演。”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整个过程,女老师眼神果敢刚毅,不容置疑,男老师则绝不置疑,完美地阐释了教授和助教的人物关系。而我,瞬间,原本就不多的自信索性荡然无存,一个以讲话为职业的人,生生被批得体无完肤,你开始怀疑,自己配不配吃这碗饭。上场前,手脚冰凉,哆嗦,迈不开腿,严格按照两位老师的要求完成,真的不知道说得好不好,因为直到现在也没敢看过,不过两位老师说还不错。这是我的第一次,并且由此认识了王思文和程璐两位老师。 后来机缘巧合,开始主持《吐槽大会》,老师们的培训越来越严格,要求越来越多,教授和助教一如既往地默契,而我也变得越来越聪颖,然后自信回来了一些。跟编剧们有了更多的接触,发现有趣的灵魂真的千姿百态,不过仍然不知道他们是用哪部分的脑子才能想出来这么多匪夷所思的笑话,重点是,逻辑严密、层次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