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灯效应:摆脱精神控制(疗愈版)

[美] 艾米·马洛-麦考伊(Amy Marlow-MaCoy)
推荐序 •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 • 你这么差,除了我以外,不会有任何人喜欢你! • 要是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这样的表达方式你听着熟悉吗?你有没有因为听了这些而产生自我怀疑,甚至是无法更好地表达自己? 你可能会说“这就是我本人了”,还可能会立刻反应过来并说“你这是在PUA我”。 我第一次听“PUA”这个词,还是一个有恋爱苦恼的男性跟我说的。当时,他说:“我连PUA都学习了,怎么依然没有交到女朋友……”我并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连忙问道:“PUA是什么啊?”他沉默了,没有回答我。我疑惑地想:“这是一种恋爱技巧吗?感觉好像不太像,因为如果是恋爱技巧,他为什么像是有一些羞耻感并回避我呢?” 没过多久,我就把这个词忘掉了。再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和几个心理咨询师朋友聊天时提起的,我一下子识别出来这个词,并在深入地了解后感到火冒三丈:竟然有人教这样的课程?!还有那么多人在学?! 与PUA相似但是更具杀伤力的,就是煤气灯效应,也是《煤气灯效应:摆脱精神控制(疗愈版)》一书的主题。 煤气灯效应系统地解释了一类情感虐待、精神控制等现象。在临床咨询工作中,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很多的受害者在痛苦和纠结中挣扎:“我是糟糕的吗?我是不好的吗?我可以离开吗?如果是我的错,我离开了岂不是很对不起对方?” “PUA”这个词进入大众视野之后,有了很多新的叫法——“CPU”“KTV”等。网络语言的发展总是带着一些巧合和不可思议,也让更多人对此有所了解,并带来了一些改变。但与此同时,使用得越广泛,就越容易传播,也越容易曲解和泛滥。还有人把劝解、批评、告诫甚至是关心带来的不舒服感都定义为“你在PUA我”,反而在真的陷入煤气灯效应中时无法觉察和自救。 我曾经在科普视频中说过:如果领导对你说“你这件事情做得很糟糕,你需要怎么样做”,那么他是在针对这件事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合理和建设性的意见,尽管这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