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迟暮

王小岸
男人迟暮 美人迟暮这个词,恐怕没人觉得陌生,它的本意指流光易去,盛华不再,来自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0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重读经典”会议上,北京大学刘勇强教授发表了黄土美人意象的论文,旨在揭示文学作品里的美人与黄土、骷髅等并置的意象。时间太久,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楚,但记得刘教授展示了很多图片,美人与骷髅的西方画作,尤其让人有触目惊心之感。 美人与迟暮这两个词并置,与美人与黄土、骷髅等词并置,本质无二,都是以娇艳与衰败的视觉反差,制造出人对生命流逝的紧张感。因此,美人迟暮,不是专写女性的,它更是男性的衰飒、事业无成的表达。吴少微《古意》:“如何年少忽迟暮,坐见明月与白露。” 那么,人会在什么样的年纪产生迟暮之感呢?五十岁还是六十岁?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指出,柳如是到了二十出头的年纪,已经有迟暮之感。我们讲青春,不过是十五六岁到二十一二岁那几年,随后进入生命自觉,就会有迟暮之感。现代社会,女性接受教育,参与社会工作,赋予生命新的价值,迟暮之感,应该已经大大向后推移。而男人迟暮之感,或许恰好前移了数年。 杜甫四十五时,正在左拾遗的职位上,当时房琯罢相,杜甫上书援救,结果牵连免官,他因此回羌村探家,写了《羌村》三首。第二首写自己因生计所迫,活得没什么乐趣,娇儿在自己膝下,又畏惧自己而去,诗中体贴人情,甚为细腻。诗的末四句说,好在庄稼有些收成,酿酒自斟自饮,可以宽慰迟暮之年:“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战乱、贫困以及无可奈何的事业,使杜甫在四十五岁这样应该是事业有成的年纪产生了迟暮之感。孔子自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四十岁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从学问、事业上讲,应该是承上启下之时,是自立与知天命中间的折点。三十岁的时候,还有雄心壮志,五十岁的时候,已经淡然自安,这中间的四十岁,却好是对生命认知产生危机之时。 蒋寅老师有篇文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