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与传承

邱建一
序 台北故宫博物院离我们很近,却离我们很远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虽然已经夏末,但是外双溪的清晨还依稀可以听到蝉鸣。正是在这里,开启了一段令我一辈子难忘的记忆。 这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每个礼拜总有几天,我一早起床就得到这里报到,在停车场附近与三五个同学会合后,就往老师家出发。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外双溪的小山坡上,从至善路的小岔路进入,会先进入一条龙柏参天的环形道路,然后才会抵达这间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伟大博物馆的大门。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从台中雾峰北沟搬迁到这里以后,成为台湾的文化重地,到访参观的人很多,每天熙熙攘攘的游客、来来往往的车辆一定得经过这条环状道路,但很多人不知道道路两侧的房子就是员工的宿舍。 这些房子和博物馆一样老了,在蓊郁的树丛间,几幢老式的混凝土建筑上爬满了各种绿色的植物,高大的树木吞没了人为的建筑,灰色的水泥墙面只有各种深深浅浅的绿意。这些古旧没有任何装饰的房舍,就这样三三两两坐落在环形道路旁不起眼的小小步道的两侧,自成一个个小小聚落。 靠近本馆的左侧,有一座不太大的停车场,大概是因为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搬迁到这里的时间点,当时大部分的人都还买不起汽车,所以当初规划时没想到有一天家家户户都能有几辆车的景象。在每天开放参观的时间段,这里的停车位总是一位难求。我们几个才二十多岁的小毛头,清晨即起,匆忙梳洗之后就在这里先行会合。由于约定抵达的时间在每日开放参观之前,所以停车场里只有鸟叫虫鸣,回荡在清晨的空气里。 人都到齐后再到老师家门口等候,不可以迟到也没人敢迟到,没有点名也不需要点名,请假是没有的事,这是要算学分的课堂,没人敢躲懒不来。我总觉得这里是私塾、书院,老师们像是古代的山长、教谕,让古老的传统在这个现代世界里依然流淌。 几位老师的习惯都不一样,有位老师就在宿舍的客厅里讲课,桌椅沙发都撤了,小小的客厅仅能挤进几个人,摆起一张老旧的木板长条桌,坐在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