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卖月亮的人

[美] 罗伯特·海因莱因
前言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预言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L.斯普拉格·德·坎普 这本书以及后续的系列故事既不是预言,也不是历史。要是哪个故事成功预言了未来,笔者一定会感到非常吃惊。 它们属于“如果……会……”的类型,其中的“如果……”是每个故事的基本设定,是对当今科技和文化给人类环境带来的潜在变化的假设。其可能性也许非常渺茫,也许几乎是必然,有关星际航行的故事就是如此。 本书图表中列出的故事颇似一部描绘“近代未来”的伪历史,你可能会怀疑我在正儿八经地预言,其实不然。这张图表是一步步完成的,以免我在创作新故事的时候丢失连贯性。它原本是我书房里的一张大挂图,我会时不时在上面用铅笔添加条目。这是我从辛克莱·刘易斯那儿学来的。据说,他手头打理着与他虚构的国家温玛克及其主要城市真捏斯有关的图表、文件、笔记,甚至还有非常详细的地图。在读者眼中,刘易斯的真捏斯和它的市民甚至比任何一个中西部同等规模的城市更为真实。我想,这个做法既然对他管用,对我也肯定管用,所以我“剽窃”了他的想法——我很乐意公开承认这一点。 1940年,我给约翰·坎贝尔看了这张图表,他坚持要我把东西写出来给他出版。自那开始,我就跟这张图表杠上了,因为我愈加无法避免要一直创作故事,以便填满它。每当我想出一个和这版“假定历史”完全不兼容的故事时,我就不得不再想出几个笔名来。而现在,我基本上不再需要这张图表了,它所包含的虚构未来历史对我来说和普利茅斯岩一样真实。 我从十年前就开始了这一系列的创作。过去十年里,科技革命之迅猛不亚于前一个世纪。越来越多的新闻让科幻小说家昔日天马行空的预言变得平淡无奇。在我的图表中,你会看到一百年后使用的“冲锋枪”,但德国人在二战期间就设计了这种枪。这张图表把1978年作为第一次登月的年份,我敢打赌这个年份是错误的,而且没准比这个时间更早。 细节在变,剧情永不落幕。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还在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