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告诉你关于那座山的一切

刘宸君
简体版出版说明 × 如何直面死亡,并创造其后的留挽,成为编辑团队接下的难题。是在这里,编辑团队展现了诠释的细致与高度,就最基础而重要的设想而言,不将此书定位为纪念文集,而是将作者以首次出书的文学新人来看待。于是,本书的集成与出版,具证了一位作者无可复制的新生。 ——童伟格 2019年,台湾“Openbook好书奖”公布书单,资深小说家童伟格担任评审,提及《我所告诉你关于那座山的一切》繁体版的制作方式。随后,青年作者李奕樵也指出:“文学现象不该消费死亡,春山出版社采取的姿态与策略可能会是未来重要的示范。”这些评判,显见本书的价值扩及出版过程,因此,简体版保留台湾团队的说明,供读者与相关行业人士参考。 细致诠释之下,这部作品集安放了刘宸君十九岁的原始、纯粹,以及远超其年龄的成熟与才华。与之相应的特殊之处,不仅体现在字句,像重要的“物事”一词;也包含诸多文类的交错,例如第一部的旅行随笔,穿插匆匆闪逝的笔记。 台湾创作者陈泓名曾分析这些笔记,近似谜语或小说的暗示。看似零散的片段,种种的估量,或许潜藏无限可能。繁体版制作团队将刘宸君的手写笔记置入稿件,简体版亦保留,并以行首间隔号标明。期盼它们像山林间的线索,让人指认、思索、前进,逐步串联未知的全貌。 从山里回来的一颗心 台湾春山出版社 2017年春天,刘宸君与旅伴从印度出发,一路前往尼泊尔登山旅行,然而却在途中遇上当季罕见大雪,被迫受困于山区的岩洞中。当搜救队在受困第四十七天找到两人时,刘宸君已在三天前过世。刘宸君贴身携带的旅行笔记,以及给亲友的书信,由旅伴带了回来。 刘宸君以旅行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文字,并在这些移动中探索世界。即便出于本能地书写,这名年轻人对写作本身的深思却不曾停止。刘宸君曾自问是否具备书写的能力与资格,也曾向自己的老师,也是小说家的吴明益提问:“害怕孤独的人可以写作吗?”此处对“孤独”的探问,已然是探寻生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