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杨国强
作者以隽永峭拔的文笔带领读者走入20世纪初年的历史场景,重现晚清末期至民国初年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科举停置、变法立宪、辛亥鼎革及新文化运动次第展开。 数千年来的历史中国在西法的冲击下,“百变俱起,一变再变”,以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造就了一种“速成的近代化”。由此,中国进入一个剧变、多层次而又充满矛盾、张力的过渡时代。 作者试图揭示其间未经“净化”的驳杂与错位,透过人物之多变和世事之纷乱,寻究过渡时代中国文化之曲折嬗蜕的由来、内涵与结果。 杨国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尤重于晚清知识分子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史的研究。代表作品有《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脉延的人文》《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等。 中国自数千年来,常立于一定不易之域,寸地不进,跬步不移,未尝知过渡之为何状也。虽然,为五大洋惊涛骇浪之所冲激,为十九世纪狂飙飞沙之所驱突,于是穹古以来,祖宗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渐摧落失陷,而全国民族,亦遂不得不经营惨澹,跋涉苦辛,相率而就于过渡之道。故今日中国之现状,实如驾一扁舟,初离海岸线而放于中流,即俗语所谓两头不到岸之时也。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1901) 自序 一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从守旧的一边倒到开新的一边倒 庚子之变后,恽毓鼎撰述19世纪末期的时事和政潮,以“甲午之丧师,戊戌之变政,己亥之建储,庚子之义和团,名虽四事,实一贯相生,必知此而后可论十年之朝局”为总论。说的是因“甲午之丧师”而有“戊戌之变政”成为这个过程的起端,之后一事与一事的“一贯相生”,便演为顺康以来两百五十多年间从未有过的“晚清朝政之乱”。当日身在东南的甘鹏云所见略同,而言之更加具体和连贯: 戊戌八月以前,一维新之局也;戊戌八月以后,一守旧之局也。维新之极不恤,举祖宗法度,一切纷更之。新进持权,忽弃老成,老成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