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也能轻松读三国(1):黄巾之乱

林汉达 芥子国 赵成伟 绘
编者的话最真实的三国,最有趣的历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国时期,一般是指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一段承上启下的历史。中国历史上的无数“风流人物”闪耀其间,精彩又曲折的故事一幕幕上演—— 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肝胆相照、义薄云天,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孙权号令江东文武群臣的少年意气,诸葛亮“七擒孟获”、周瑜“火烧赤壁”的神机妙算……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终,三国归晋。 它们是历史,是诗歌,是成语,沉淀进中国人的文化血脉深处,也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课本中。中国人从小读历史,从小读“三国”。怎样选择最适合孩子读的三国故事呢? 写给孩子的三国历史故事,一定要好读、生动。教育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林汉达先生的历史通识系列,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家喻户晓、不可逾越的经典,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在书中,三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故事一个接一个上演,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细读则每一句都妙趣横生,让孩子在轻松读懂的同时,开拓见识,树立远大志向。 写给孩子的三国历史故事,一定要注重真实性。林汉达先生勘察史书典籍,专为孩子编撰了一套更符合史实的三国故事,正文基本摒除了《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中的虚构部分,避免孩子将艺术加工与真实历史混淆。在正文的史实之外,我们附上《三国演义》中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如“三英战吕布”等,并加以标明,拓展孩子的阅读视野;对一些过于繁杂的情节和部分对战争残忍的描述做了改编;配合正文编排“历史追根究底”“语文活学活用”“地理小课堂”等版块,加以解说。其中,“历史追根究底”介绍书中提及的文化领域诸多方面的知识点,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语文活学活用”则选辑文中的词语,加以解释,并有造句示范,或列举其近义词或反义词以及相关的俗语、歇后语等,使孩子不但了解所辑字词的意义,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