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也能轻松读三国(7):三国鼎立

林汉达 芥子国 赵成伟 绘
图片 ——《鞠躬尽瘁》 曹丕、刘备、孙权相继称帝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在诸葛亮的主张下,蜀汉东联孙吴,北伐曹魏。面对蜀中缺少人才的局面,诸葛亮只能事必躬亲,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1.收姜维 孟达原来在刘封手下镇守上庸,因为没发兵去救关羽,又跟刘封不和,怕受到处分,就投奔了魏文帝曹丕。孟达得到了魏文帝的信任,又跟魏文帝的亲信们很要好,自己虽然是投奔过来的人,与他们倒还不分彼此,心里很踏实。后来魏文帝和亲信们都先后死了,孟达心中不安,别人对他也有了议论。 语文活学活用 ●不和 解释:感情不好,不和谐;不调和,不协调。文中取义第一种。 造句:早就有他们两人不和的传言,他们果然分道扬镳(biāo)了。 ●要好 解释:关系亲密、和谐。 造句:他们二人平日最为要好。 反义词:不和。 诸葛亮一听到孟达在魏不得意,就想办法跟他通信,劝他回来。孟达答应了,可是得找个机会。赶到诸葛亮屯兵汉中,接应的路线更近了,孟达就约请诸葛亮派军队去接应。他写信给诸葛亮,说:“宛城离洛阳八百里,离我这儿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即使听到我起兵,他还得向朝廷上表,一来一往,怎么快也得一个月工夫。到那时候,我这儿已经布置了防御。再说这儿地势险要,司马懿自己绝不会来。他派多少兵马来,我也不怕。”诸葛亮接到了这封信,叹息着说:“唉,孟达这么粗心,他一定败在司马懿手里了。”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不到半个月,孟达来讨救兵,还说:“我起兵才八天,司马懿的兵马已经到了城下,怎么能这么快呀?”诸葛亮只好派人马去救新城。 读史学古文 ●出自《晋书·帝纪第一·宣帝》 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 原来孟达跟魏兴太守申仪早有意见,申仪风闻孟达跟西蜀有来往,就秘密地上了奏章。魏明帝还不相信,他嘱咐司马懿留意孟达。司马懿一面写信给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