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堂奇妙的数学课

[英] 莎拉·哈特
献给马克、米利耶和埃玛 前言 “叫我以实玛利吧。”这无疑是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开场白之一。我不得不尴尬地承认,长久以来我都没有勇气拿起《白鲸》这本书,它应该算是“必读书”中很容易让人产生负罪感的那一类作品。而且“必读书”的标签也激起了我的逆反心理,我担心它是否名副其实。幸亏有那么一天,我终于决定冒险尝试一番,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它让我开始思考数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形成了你手中的这本书。 一切都始于我在无意中听到一位数学家说,《白鲸》里提到了“摆线”的概念。摆线是一条优美的数学曲线——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觉得它是如此摄人心魄,甚至说思考摆线能缓解他的牙痛。但是,捕鲸从未被列入摆线的应用场景之一。怀着好奇心,我觉得该抽些时间阅读这本“伟大的美国小说”。令我惊喜的是,我发现《白鲸》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数学的隐喻。跟随着梅尔维尔的笔,我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现象。不仅仅是梅尔维尔,列夫·托尔斯泰还写到了微积分,詹姆斯·乔伊斯还写到了几何。数学家的形象甚至出现在风格迥异的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和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的作品中,更不用说迈克尔·克莱顿在《侏罗纪公园》里的分形结构,或者那些统治了各种诗歌类型的代数学原理了。涉及数学思想的文学作品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14年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鸟》。 偶尔也会有针对特定文学流派或作者写作风格中数学元素的学术研究。但即使是对梅尔维尔这类(在我看来)对数学有着明显偏好的作家,我也只能找到有限的几篇学术文章。数学与文学之间更全面的关系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我试图通过本书让你相信,数学与文学不仅有着密不可分、追本溯源的关系,而且理解这些关系可以让你进一步感受两者的魅力。 数学通常被认为与文学和其他充满想象力的艺术截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界限其实是非常新的思想的产物。从古至今,数学都是文化认知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两千多年前,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