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思想全史

[日] 清水正之
前言 何谓日本思想 “日本思想”或者“日本的思想”这样的词,对于某一年龄层以上的人来说,是会令他们感到模棱两可的,或者他们会对此持否定态度。我本身研究伦理思想史,从这一角度来说,与日本思想有着些许联系。在我的意识中有这样矛盾的一面,在实际体验方面我也遇到过这样矛盾或否定的态度。 一说到研究日本思想,首先会被质问政治立场,也时常被追问:“您有皇国史观吗?”更会有人提出“那么日本思想到底存在吗?”这样既质朴又认真的问题。哲学系的研究者还会被问“日本思想到底是哲学还是历史学?”这样的问题。赫赫有名的和辻哲郎所从事的与日本思想、研究日本精神史相关的工作,一般被认为属于哲学、伦理学范畴;而在这一领域,研究日本思想、精神史也曾被视为赶时髦。 这种针对日本思想的疑问,首先植根于对日本思想的思考方式与日本近代历史的应有之义之中。与此同时,这也是对以下二者的疑问,即这种无法还原到历史中去的日本思想,其定义为何?再者,思想到底为何物? 进一步而言,就要讲到日本的思想与近代知识制度的关系。明治时期,日本步入近代化,西方学问的引入迫在眉睫。长久以来,在大学,不论文科还是理科,欧美文化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人文学也是如此,它经常被分为哲学(思想)、史学和文学。自古以来,日本的思想形态都以佛教与儒教为主,在印度、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因此,在明治时期,这种全新的知识制度建立之初,就包含着印度学及中国学,印度哲学、中国哲学都成为研究的对象。此外,日本独有的文学传统与历史学也有一定积累,因此也从一开始便被编入大学制度中。 与此相对,在西化这一大环境中,从积极导入文明的基石——哲学性思想这一课题来看,日本的思想只能是模棱两可的。即使在现代,哲学也是以西方哲学为主,很少设置有研究日本思想的课程和学科。中江兆民曾说:“日本无哲学。”因而一些略通西方哲学的人认为日本历史上似乎并无可以称得上哲学之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