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爱:托芙·扬松传

[芬] 图拉·卡尔亚莱宁
致读者 母亲腹中的孩子第一次有了胎动。仅仅是很轻微地踢了一下,感觉却十分明显,它传达着这样的信息:我,是我。托芙·扬松的母亲西格妮·哈马斯滕·扬松此时正走在巴黎街头一条叫作“欢乐路”(Rue de la Gaité)的街道上。\(^{1}\)未出生的孩子恰好在“欢乐路”宣告自己的存在,这是不是一种预兆?它是否表明这个孩子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无论如何,这个孩子一定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欢乐。 那是个艰难的时代。战争的威胁在欧洲上空盘旋,如同预示着滚滚雷声的阴沉天气。尽管如此——或者说正因如此,人们的艺术生活充满了激情。20世纪初的巴黎萌生了很多新的艺术流派,如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野兽派等。巴黎城内也住满了后来扬名后世的作家、作曲家以及美术家,比如巴勃罗·毕加索、乔治·布拉克、萨尔瓦多·达利及很多其他艺术家。几个月前刚结婚的芬兰艺术家维克托·扬松和瑞典艺术家西格妮·哈马斯滕·扬松也在其中,还有他们当时尚未出生的女儿。1914年8月9日托芙·扬松出生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 写传记时,往往不可避免地需要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又像进入某种平行时空那样,开始将另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个时刻都经历一遍。进入托芙·扬松的生活是一种丰富而美好的体验,尽管也必须时刻谨记,也许这样的闯入并不那么受欢迎。关于托芙的研究作品有很多,比如传记、研究文章和博士论文,写作角度也各不相同。她在世时允许这些写作,尽管她自己对这些不是非常感兴趣。她常说,如果要写传记,如果非写不可,最好是在作家去世后再写。尽管如此,她显然也为未来关于自己的研究做好了准备,因为她整理好了自己绝大部分的手稿日记、书信,还有记事本。 我第一次和托芙见面是在1995年,那时她已经81岁了。几年前,我策划过一次关于已故艺术家萨姆·万尼的展览,对于托芙和萨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共同度过的那段时光很感兴趣。萨姆也是我的一位非常亲近的朋友,几年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