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赛宁诗选

[俄] 谢尔盖·叶赛宁
译者前言 神奇的俄罗斯大地诗人辈出。不是学校和书斋造就的,而是从大地深处脱颖而出的。“生就是一个诗人”的叶赛宁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人说,真正的诗人能在内心深处听到一种与生俱来的音乐,没有这种音乐,他只能把自己造就成诗人,但他不是诗人。而叶赛宁,诚如高尔基所言:“与其说是一个人,毋宁说是大自然专门为表达无穷无尽的‘田野的忧伤’、对世界上一切有生命事物的热爱和没有什么比人更有资格赢得的仁慈而创造的一架管风琴。” 谢尔盖∙亚力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年9月21日(10月3日)生于俄罗斯梁赞省康斯坦丁诺沃村一个农民家庭,1904年入本村学堂读书,1909年毕业后进了当地一所教会师范学校,1912年毕业后离开家乡前往莫斯科,在肉铺当过伙计,在印刷厂当过校对员。1913年考取沙尼亚夫斯基莫斯科人民大学文史科旁听生,并与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成员交往。1914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由莫斯科去往彼得格勒,携诗向勃洛克、戈罗捷茨基等人求教,得到他们的鼓励。1916年应征入伍,经朋友斡旋,没有开往前线作战,而是在皇家战地卫生专列上谋得了一个差事。这期间开始与新农民诗派密切交往,出版第一本诗集《扫墓日》(1916),从而在诗坛上崭露头角。1918年结识诗人马利恩戈夫,开始积极参与莫斯科意象主义团体活动。痴迷意象主义期间,先后出版了多部诗集,如《圣像画》(1921)、《一个流氓的自白》(1921)、《一个惹是生非者的诗》(1923)、《小酒馆的莫斯科》(1924)、长诗《普加乔夫》等。这些作品的问世,确立了叶赛宁在诗坛的崇高地位。1921年与诗人朋友布留姆金一起游历中亚,到过塔什干和撒马尔罕,也去过乌拉尔和奥伦堡地区。同年与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结识、相恋,半年后结婚。婚后随邓肯巡回演出,先后到过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美国。1923年回国后,两人解除婚约。1924年,由于与马利恩戈夫意见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