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老师的写作课

连中国
写作,生命中的发现:我们对写作的再认识 对“人”有内在而丰富的关注是打破中学写作困境的必要举措——中学写作面临的主要困境与提升策略 写作简单说是一种技能,但写作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技能。写作,关乎一个“人”重要而特殊的“内在”的成长与发育,是“人”隐性的重要价值的核心体现,是一个重要的人文意义上的“人”充分构建的过程。一个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做的,绝不仅仅是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一种职前准备。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硬道理。良好的教育,将人内在而重要的价值呼唤、培育出来,是在“人”丰富的成长过程中,为其构建丰富而深广的内在世界。基础教育的核心是立“人”,而非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重“技”则乏“人”。对“人”忽视、鄙视、无视,将写作简单孤立地锁定在应试得分技巧的狭小范畴,多少年在这个范畴里衍生筹措,无视完整意义的“人”的发展,这是教育之误;同时贻误了与“人”有着内在深广联系、须臾不可分离的写作的发展,这也是写作之误。而更需要我们明确的是:真实内在的写作,本身便构成了深入、鲜活、富有价值的教育。 中学写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目前,中学写作的主要困境,可以概括为两种状况与三个特征。 两种状况:其一,无能为力与摆脱干系;其二,有所讲求与收效不大。 其一,无能为力与摆脱干系。现实中,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无为与学生自为两方面。一方面,写作教学很难建立起一套逻辑严密、逐层推进、为众人所普遍认同的能力推进体系。因此,一些老师常常因为教学上没有具体明确的操作流程,而将写作教学基本放弃。另一方面,写作教学对老师的进入度与创造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老师因为自身难以达到要求,也便自然放弃了。无能为力还表现为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主要还是靠简单解说作文题、靠学生的例文维持写作教学。教师于此过程中,主要训诫学生在应试作文中所犯的错误,教学的侧重点不在触动与启发。当然,在现实教学中,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写作是人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