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城(增订本)

王笛
文前辅文 献给历史上和今天的普通人,让他们的历史和贡献被记录、被看到、被承认。 王笛 前言 日常生活的记忆 提倡民众史观,认清普通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今天历史学家的责任。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历史写作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历史接受的问题。由于帝王史观长期主宰了我们的历史写作,让普通人认为自己人微言轻,而意识不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无论是位高权重者,还是每天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享受的尊严、人格、权利是一样的。我们还需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是亿万普通人世世代代艰苦付出的结果,而绝不是帝王将相和所谓的“英雄”留给我们的遗产。这本书献给历史上和今天的普通人,让他们的经历和贡献被记录、被看到、被承认。 重新讲述中国历史 对于中国近代的历史,我们都很熟悉了,但是为什么我认为仍然需要重新研究和讲述呢?因为传统的历史叙述,经常是宏大的叙述,缺乏历史的细节,让我们记住了教科书式的答案。所以,要进入历史的内部,去观察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对普通人的命运和日常生活发生的影响。 没有一个城市或是乡村,可以代表中国这个整体,我们只能试图找到一个切入点,从微观进入到宏观世界。我选择了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内陆城市——成都,这是一座已经“消失”的古城。虽然现在这座城市还在,但已经不是本书所讲的那座传统的中国城市了。而这种城市表面的巨大变化的背后,必然伴随的,是普通人日常生活天翻地覆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常常为大历史的叙述所忽略。而在我的观察研究中,中国人近代日常生活变化的核心,是城市管理的转变所导致的结果。 直至20世纪初,由于缺乏市政管理,国家权力几乎很少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尽管成都拥有三个层次的政府管理机构——省、府和两县(成都县和华阳县),每一个层次都需要管理包括农村的广大地区和大量的分散人口,但却没有一个机构专门管理城市。虽然国家对城市也并非全然不管,但当国家权力触及地方层面时,力量已经非常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