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综合原典教程(第11版)

[美] 罗伯特·C. 所罗门 [美] 凯瑟琳·M. 希金斯 [美] 克兰西·马丁
献给我们的父母 维塔·P. 所罗门(1916—2005)和查尔斯·M. 所罗门(1914—1986) 凯瑟琳·A. 希金斯(1925—2003)和尤金·A. 希金斯(1923—2013) 安娜·维多利亚·穆迪和约翰·威廉·马丁(1914—1997) 序言 《哲学导论 : 综合原典教程(第11版)》是一本针对哲学核心问题的详尽导论。章节按照话题编排,呈现出多重视角——包括分析的、欧陆的、女性主义的和非西方的观点——并穿插着重要哲学家过往的作品。这些为课程材料提供的文本使讲师和学生得以关注多样的哲学问题和视角。本教程的要旨在于,就所讨论的问题给学生们提供可选择的路径,让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是基于本教程的讨论,也可以基于课堂辩论和朋友或同学间的论证。本教程不预设学科背景和特殊能力。哲学的目的是鼓励每一个人独立思考,没有哪一个单一的论证或信息来源可以取代人们之间的对话和讨论。说到底,教科书就是一部资料集,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应看作进一步论证的一个起因,而不应看作结果的最终陈述。 第十一版的改进 • 旧版中的第3章被分为了第3章“知识”和第4章“真理与相对主义” • 第5章和第6章互换位置,第5章为“心灵与身体”,第6章为“自我” • 旧版中约翰·洛克在“实在”一章中的文本与第3章中洛克关于第一和第二性的质的文本合并 • 新增了对于分析的形而上学(第1章)中新近趋势及哲学僵尸的讨论 新版中新增了以下文本: • 大卫·刘易斯《反事实》中的一段简短摘录(第1章) • 威廉·佩利,《钟表与表匠》(第2章) • 玛丽·戴莉,《通缉:“上帝”还是“女神”》(第2章) • 维克多·A.古纳塞克拉,《对于上帝的佛教态度》(第3章) •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线段(第3章) • 布兰德·布兰夏尔德,论融贯理论(第4章) • 查尔斯·皮尔士,《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明白》(第4章) •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