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法律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英] 琳达·科利
引言 在伊斯坦布尔,康有为见证了一场正在发生的变革。这位60岁的哲学家和改革家因为政治主张逃出中国,四处游历。1908年夏季,他进入奥斯曼帝国的心脏地带,身处骚乱之中。此时流言四起,称俄国和英国接管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苏丹领地的一部分——马其顿。奥斯曼军队中的一部分人将此看作政府缺陷的进一步证据,便发动起义,希望建立议会。他们甚至还打算恢复帝国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法律于1876年实施,但很快就被废除。1908年7月27日,康有为抵达伊斯坦布尔,正是在这一天,军队的起义者成功了,正式恢复了宪法。他穿过这座拥挤的城市,尽管语言不通,但仍能感受到人们的兴奋之情,他看到“星月旗高悬,民欢饮击鼓,载歌载舞。万民高呼万岁,昼夜不止,大街小巷、园林内外,概莫如是……令人瞠目”。随后他记录了起义领袖最后通牒的精髓:“彼等皆下跪敬告苏丹,‘万国皆有宪法,唯土耳其先宣而后废,万民因此不悦。军心已变矣’。” 这一幕解释了本书的核心主题。军人在这场宪政危机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事实上,这场危机由外国入侵的威胁和对其的担忧所促发;其中也有康有为自己的态度。作为渴望在中国实现宪法变革的政治家,他依然认为有必要密切关注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实验与政治思想。他最为喜爱的私章上镌刻着“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和本书中介绍的其他活动家一样(但更为极端),康有为意识到,要想制定一部成功的宪法,仅靠一个单独的国家反省当然是不够的,必须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这种立场到了20世纪初期已变成常态。 不过,在康有为的记录中,军队起义者驳倒奥斯曼苏丹的论据最为惊人。正如他所说,军人们坚称,“军心”(即便在帝国普通士兵之中)已经“变矣”。他们还有一个断言更引人注目,那就是现在(1908年)“万国皆有宪法”。这些说法在相当程度上是正确的。从18世纪中期起,新的成文宪法已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传播到各国和各大洲,这有助于形成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