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不息(独家首发)

[印] 苏尼尔·阿姆瑞斯
图片 图片 献给西奥多(Theodore)和莉迪娅(Lydia) 推荐序 梅雪芹 仇振武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 我们亚洲 树都根连根 我们亚洲 云也手握手 莽原缠玉带 田野织彩绸 亚洲风乍起 亚洲雄风震天吼 上述几句歌词,出自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宣传曲《亚洲雄风》;该曲词句貌似简单,却勾勒了亚洲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和山水文化。彼时,我还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二年级学生,以志愿者身份,通过捡拾亚运会场馆垃圾的方式,参与到那届亚运会的志愿服务与赛事欣赏之中。犹记得,当亚运会体育馆上空循环播放《亚洲雄风》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因其渲染的浓厚情感和鲜活意象而激动不已的情形。那时我就想过,什么时候能读到一部反映亚洲山水历史及其文化的著作呀!巧合的是,时隔33年,当又一届亚运会在我国召开的时候,我得以一边欣赏体育赛事,一边与自己的研究生们一起阅读这样一部亚洲历史专著,从而使我由来已久的阅读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让我有机会真切地感受亚洲山河及其历史的壮丽与繁复。 这部著作,即是读者眼前的《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以下简称《奔腾不息》),作者是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印裔历史学家苏尼尔·阿姆瑞斯(Sunil Amrith)。该书原名为Unruly Waters: How Rains, Rivers, Coasts, and Seas Have Shaped Asia’s History,其核心主题显然是水或水域(waters),作者的问题意识则通过副书名中的“如何”(how)一词得到了反映,即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雨水、河流、海岸和大海如何塑造了亚洲的历史。循着作者的思路,我们试图阐释的问题是:第一,他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视角和主题来解读与建构亚洲历史?第二,他是如何认识和书写雨、河、岸、海对亚洲历史的塑造的?第三,我们又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