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纹理

李红涛 黄顺铭
序 李金铨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讲座教授) 人的相遇是有缘分的。本书作者李红涛先生和黄顺铭先生到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博士及做博士后研究,与我相处、切磋将近五年,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对于他们后来的学术成长,我一直有深切的了解。如今在病榻上,接到他们书稿的电子版,心中十分快慰。 回顾教学研究四十载,我从未企图把博士生塑造成为自己的翻版。他们有不同的个性、才情和机遇,我做的是触媒剂,尽量让他们发挥出最好的潜能。 第一,帮助他们找到学术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热情,有了热情就会像装上马达的机器,自行运动不已。他们两人当初的博士论文题目都是兴趣的写照,其中黄顺铭还颇费一番周折才定题。从寻找兴趣开始到发展成为成熟的研究题目,这是一个漫长而宝贵的成长过程。他们在学期间根基打得稳固,毕业后乃能从容不迫,坚持研究感兴趣的题目。 第二,帮助他们提高学术境界。发现兴趣是“知己”的功夫,而提高境界是“知彼”的功夫。学生应该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取法乎上,又不好高骛远。我常常劝他们找几本性之所近的“经典”,反复研读和揣摩,直到将作者看世界的方式内化成为自己看世界的方式,将作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变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潜移默化的功夫,既提高自己的眼界,也切实可行。学术经典历久弥新,每次阅读往往都能有新的体悟。 第三,帮助他们提出好的问题。问出好问题,就成功了一半。我常鼓励两位作者,博士论文是学术生涯的里程碑。我常开玩笑说,好的博士论文题目应该要像一只八爪的章鱼,每个触角伸出去,都能接触到其他的新问题,然后从理论上观照它们,达到触类旁通。本书研究媒介如何形塑历史记忆,表面上和博士论文无关,其实这种转向是蕴藏着内在理路的。看到他们在新领域取得成绩,我由衷地高兴。 第四,敦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工作方式和习惯。两位作者不但已经养成各自的工作方式和习惯,而且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这让我想到了《论语》的益友:“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