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皮村兄妹

袁凌
2014年9月,“皮村文学小组”正式创立,创立者为志愿者付秋云,刘忱、张慧瑜、师力斌、孟登迎、袁凌等学者、作家担任志愿者。 2012年至2017年春节,皮村“工友之家”连续数年举办“打工春晚”,王德志、许多担任导演。 2015年,皮村文学小组第一部作品集《皮村文学》发表,后又有多个集子陆续发表。 2015年春天,诗人陈年喜来到皮村工友之家任志愿者,直到年底离开。其间他写下了大量有关皮村和工友的诗歌,获得首届桂冠诗人奖。 2016年,举办第一届“劳动者的诗与歌”联欢会。 2017年4月25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正午故事”公众号发表,迅速在朋友圈走红,3天内达到四百万阅读量,皮村文学小组也因此名声大噪。 2018年,举办第一届“劳动者文学奖”。 2019年5月1日,《新工人文学》(电子双月刊)第一期发布。 2022年,皮村文学小组集体创作作品《劳动者的星辰》发表,获第八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 2023年,范雨素长篇小说《久别重逢》发表,获得社会和文学界广泛关注。 2024年,皮村文学小组迎来成立10周年。 去皮村 一 2023年元宵节前三天,我在皮村主街上租了一间600块的房子,实现了我酝酿已久的想法。 第一次去皮村,是在2017年4月,找小冯。 那之前我早就听说过皮村,最初是得知那里有个工友之家,有图书室,有博物馆,还帮助工友维权,觉得新鲜,一直想过去看看,却没有实行。之后曾经有一次,一个朋友告诉我,打工博物馆遇到了消防检查上的麻烦,断水断电,几乎要关闭了,希望我找两家媒体报道。当时我与媒体已经若即若离,这位朋友也是在网上看到信息,并非受工友之家所托。当时经过几届打工春晚的举办,尤其是崔永元的主持,皮村和工友之家已经相当有名,我判断他们并不缺乏媒体渠道,就把自己的感觉告诉了这位朋友。后来事情发酵得相当大,工友之家最终被保了下来。因为没有熟人,我仍旧没有去皮村一探究…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