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的哀伤,好的哀伤

[美] 迈克尔·乔比
死亡夺去我们深爱且敬重的人,它在让我们经历怆痛的同时,也必然会升华我们的认知,让我们更完美地理解逝者和我们自己。这是死亡最大的秘密,或许也是它与我们最深的联系。 ——赖纳·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致玛戈·西佐—诺里斯—克鲁伊伯爵夫人 (Margot Sizzo-Noris-Crouy)的书信(1923) 引言 哀伤,会引起有创造力和好奇心之人的关注:他人死亡而引发的情感波动,是《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的中心主题,这部古巴比伦史诗是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于四千多年前在苏美尔人之中流传。荷马在史诗《伊利亚特》中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与哀伤有关的争论、丧葬仪式和社会荣誉。表达哀伤和悼念的诗歌,无论是伤感的还是挑衅的,几乎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学传统里俯拾即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许多人物也都经受过哀伤的情感煎熬。事实上,近年来,文化领域愈加关注哀伤这一情感,不计其数的个人回忆录、流媒体平台上的电视剧、播客、图画小说和电影都将其作为焦点。甚至还有一些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帮助那些科技产品爱好者理解并管理自己哀伤的情感。 这些事实表明人类对哀伤保持着强烈的关注。但是,从研究哀伤的哲学家的数量来看,这一话题几乎没有得到重视。哀伤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无足轻重,有名的哲学家只在著作里将其一笔带过,而持续关注哀伤的哲学家的数量屈指可数。就连那些将哲学视为一门实用学科、一种用于获取美好生活所需的智慧的哲学家,也鲜少讨论当生命中重要之人逝去时,人们所经历的哀伤的情感,尽管那是我们刻骨铭心、至关重要的人生体验。 几乎每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哲学”。哲学家除了研究哲学,还研究其他几乎所有学术型学科(化学、经济、历史等)、所有行业(医学、教育、商业等)、诸多社会发展项目(人工智能、太空探索、电子游戏等),以及人类社会身份的主要分类维度(种族、性别、性取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