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障碍家庭康复

区俊文 谭荣韶
营养障碍家庭康复编委会名单 主编区俊文 谭荣韶 副主编郑锦锋 刘敏 杨大刚 编者(以姓氏笔画排序) 习文韬(广州市南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宇(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王钦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 区俊文(广东祈福医院) 刘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杜艳平(广东祈福医院) 李绍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李新莉(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杨大刚(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肖小丽(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陈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陈文璇(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周筱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郑锦锋(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胡志庚(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夏燕(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梁丹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焦向鲲(徐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曾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蔡慧珍(宁夏医科大学) 谭荣韶(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潘丹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序一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健康最基本的要求是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匀称,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现在,健康的涵义更为广泛,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等诸多方面。 国家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可见,国家对国民健康的重视程度。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目前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被动医疗模式,难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也不可持续。实现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被动医疗模式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主动健康模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下健康管理的重要任务。 主动健康,就是主动获得持续的健康能力、拥有健康完美的生活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倡导的是主动发现、科学评估、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