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两汉

林汉达
张良拜师 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中原以后,经常到各地去视察。公元前218年春天,他带着大队人马到了博浪沙(在今河南省)。车队正在拐弯的时候,突然哗啦啦一声响,不知道打哪儿飞来个大铁槌(chuí),把一辆车捶得粉碎。秦始皇就在前面的车上,半截车档迸(bèng)到他的跟前,差点儿打着他。好险呐!一下子车队全停下来。武士们四面搜查,没费多大工夫就把那个刺客逮住了。 秦始皇一定要手下的人把主使刺客的人查出来,主使的人当然是有的,可是那个刺客就是不说。他骂着骂着,不知不觉地露了点儿口风,又怕他们追问下去,就自己碰死了。 从刺客的话语中,他们推想那个主使刺客的人是从前韩相国(相当于宰相)的儿子。秦始皇立刻下了命令,捉拿那个韩国的公子,韩国那一带更加搜得紧。那位韩国的公子只好更名改姓叫张良,又叫张子房。 张良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韩国被灭的时候,张良还年轻,他决心替韩国报仇,就变卖了家产,推说到外边去求学,离开了家。其实他是到外边去找机会暗杀秦始皇。果然,他交上了一个大力士,情愿替他拼命。那个大力士使的一个大铁槌,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秦汉时期的一斤,只有现在的半斤)。 他们到处探听秦始皇的行动。这会儿探听到秦始皇到东边来,就在博浪沙埋伏着,给了他一大椎。哪儿知道打错了车,刺客自杀了。张良逃啊逃啊,一直逃到下邳(在江苏;邳pī),躲了起来。他虽然逃难出来,好在身边有钱,就在那边结交了不少朋友,还想替韩国报仇。不到一年工夫,他在下邳出了名。邻近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可不知道他就是跟大力士在博浪沙行刺的韩国公子。 有一天清早,张良一个人出去散步,走到一座大桥下,瞧见一个老头儿穿着一件土黄色的大褂,搭着腿坐在桥头上,一只脚一上一下地晃荡着,那只鞋拍着脚底心,像在那儿哼歌儿打板眼。真怪!他一见张良过来,有意无意地把脚跟往里一缩,那只鞋就掉到桥下去了。老头儿回过头来对张良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