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评传

乐文城
序言 在我出版的多部作品中,除了一部是长篇小说,其余都是人物传记。我喜欢写人物传记,特别是知识分子人物传记。知识分子思考的往往是两方面,一是社会,一是个人。这都与我们休戚相关,因此,了解知识分子的生平及其学说,对我们大有助益。 以前我写过一套儒释道知识分子人物传记,包括王阳明传、佛陀传和丘处机传,均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而最近,我又把目标锁定在了民国。“民国”是一个社会变革、思想激荡的时代,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寻找出路,总结过去,构想未来,他们的思想有着更多的广度和深度。 在“民国”知识分子中,辜鸿铭不是主流。在大多数人印象里,他是一个相当古怪的人,留着辫子,戴着瓜皮小帽,在炮火纷飞的乱世中,冷眼看世界,拥护纳妾,称赞小脚,不管别人怎么批评都坚持己见。 辜鸿铭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纳,只会被人当作神经病,他习惯甚至接受了这一点,可是他不会因此妥协和忍让。他的言辞充满了批判性,敢于直言。生活中,他见到德国人,就用德语骂,见到法国人,就用法语骂,不把他们骂得心服口服,不会罢休。 “民国”时期,大家对辜鸿铭不愿搭理,他的学说理念也不受重视。在新文化运动盛行之时,他只是被当作顽固守旧人士撇在一边。后来,他逝世了、没落了,更少有人提起他,一旦说起,也只局限于他关于纳妾和缠足的一些趣闻轶事。 我们误会了辜鸿铭。 我看辜鸿铭的作品时,常惊叹于他的思想和见解。拥护纳妾,称赞缠足,只是他学说之中的一小部分,并且是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我们却因此绝少去关注他。其实我们错失了很多东西。 在清末的时候,辜鸿铭就预言:引进西方文化,必定会使中国变成一个重利轻义的国家,最后弱肉强食。19世纪的西方文化有着众多弊端,这在学术界已经有了定论,中国文化有其优越性,当下的国学热以及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提倡,也印证了这一点,而辜鸿铭所持的,正是这一观点! 当我了解到这些,我深深地感到,辜鸿铭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人,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