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本质(珍藏版)

包政
前言 企业是什么 人们习惯于把企业当作一个组织,把社会各类机构当作一个组织。 巴纳德就是这样,把组织当作企业的一个抽象形态,于是就有了组织理论,一种与斯密的分工理论不一样的理论。于是,分工与组织就分为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后来有了组织行为学,学者纷至沓来、前呼后拥,彻底把组织研究领域独立了出来。 尽管德鲁克是集大成者,也没有把两者统一起来,说分工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有效工具,组织也是实现社会目标的有效工具,意思是,分工是分工,组织是组织,两者是不同的工具。德鲁克还认为,管理是组织的一个器官,或者说,管理是组织的一个职能。这似乎与分工没有什么关系。 法约尔似乎感觉到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包括分工。因此,他的14项管理原则中的第一项就是分工原则。 西蒙好像也感觉到了什么,认为产业社会的再生产循环不是计划经济,也不是市场经济,而是组织经济。言下之意,计划与市场只是实现组织经济的手段。用中国学者的话说,就是计划或市场的调节手段。 我认为,企业的抽象形态应该是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管理支撑的是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或者说,管理是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的一项职能。管理职能的作用是,使分工一体化关系体系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分工之后的一体化就是组织,或者说,在分工基础上实现一体化就是组织。因此,管理是企业分工与组织体系的一项职能。 如何在分工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整体,不只是组织的命题,更是分工一体化的命题,而不是管理的命题。 我想强调的是,不能用管理的手段来实现分工之后的一体化。管理只能在分工一体化关系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使这个体系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对一个企业而言,分工一体化至少涉及六个命题。这就构成了本书的六章。这六章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这六章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思考,构建自己的事业理论。 本书的主要观点来自我本人多年的思考、研究和辅导企业的积淀。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打通分工与组织的关系。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