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的父母 肯听的孩子

[美] 海姆·G.吉诺特
前 言 没有哪位父母早上一醒来,就打算将孩子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没有哪位母亲或父亲会说:“今天我要对我的孩子大喊大叫,唠叨不休,可劲儿地羞辱他!”相反,许多父母在早上下定决心:“今天会是个平静的日子。不要大喊大叫,不要争吵,不要打架。”然而,尽管初衷良好,不受欢迎的“战争”还是再次爆发了。 为人父母意味着要面对一系列无休止的小事件、周期性的冲突和突发的危机,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出回应。这种回应并不是没有后果的:它会或好或坏地影响个性和自尊。 我们相信,只有精神不正常的父母才会故意做出对孩子有害的回应。不幸的是,即使充满爱心和善意的父母也会对孩子指责、羞辱、控诉、嘲笑、威胁、贴标签、惩罚、训诫和说教。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他们发现自己用自己不喜欢的语气,说出了他们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话——那些他们本不想说的话。这种沟通的悲剧往往不在于缺乏关爱,而在于缺乏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因为缺乏知识。 父母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来与孩子建立联系,进行交谈。如果一位外科医生走进手术室,在麻醉师给我们麻醉之前说:“我真的没有受过多少外科训练,但我爱我的病人,我会运用常识。”我们会有什么感觉?我们可能会惊慌失措,赶紧逃命。但有的父母认为只要有爱和常识就足够了。这对那些孩子来说,就不那么美妙了。和外科医生一样,父母也需要学习特殊技能,才能应对孩子的日常需求。就像训练有素的外科医生在切割时小心翼翼,父母也需要熟练地使用语言。如同用不好手术刀可能会伤害身体,错误的话语也会对心灵造成伤害。 要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首先看看我们是如何说话的。我们其实知道哪些是恰当的用语。我们听到过父母对客人和陌生人使用这些词语。那种语言会顾及人们的感受,而非一味地去批判行为举止。 如果客人忘了拿伞,我们该说什么?我们是不是追着她说:“你怎么回事?你每次来看我,都会丢三落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