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信誉楼:四十年耕耘(1984—2024)

戚德志
图片 献给 信誉楼百货创始人 切实为他人着想的企业文化缔造者 张洪瑞先生 (1946年4月14日—2023年10月7日) 开篇 一部心灵史 在河北沧州黄骅市信誉楼大街上,有一块黄骅市文明办发布的公益广告牌,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无诚不行、无信不立。 仿佛一个绝妙的隐喻,矗立在信誉楼大街上的“诚”“信”,恰是历经40年耕耘的信誉楼的精神起点。 1984年,信誉楼从新华路上一家营业面积280平方米、员工30人的“小卖场”起步。40年后的今天,信誉楼已拥有43家门店,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员工约4万人。在多种不利因素交织的2021年、2022年,销售仍保持正增长,2023年销售额达到236.27亿元,同比增长18.09%。 面对百年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信誉楼何以穿越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企业周期,走出一条平滑的上升曲线?在历时近一年访谈百余人次、研究大量材料之后,我们发现,信誉楼的所有秘密,都明明白白地写在它的名字里。 从表面来看,人们到信誉楼消费,只是买与卖的商品交换行为。但如何买卖、为什么买卖,以及买卖之后怎样,这背后最深层的逻辑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信誉为本、诚信经营的信誉楼,做的固然是商业,但实际上展现的,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商业世界中的人性力量。 一群平凡的信誉楼人,让这个世界感受到独特的温度与力量。其基因与原点,来自以真实自然、简单有效为活法的创始人——张洪瑞。 在信誉楼,人们最初称呼张洪瑞为“经理”,现在则叫他“老董事长”。他把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投射到了企业组织之中。正如他在2006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班的演讲中所说:“信誉楼为什么是这样的,我想主要是我的人生观使然。信誉楼的核心价值观,是在我的人生观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