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错力

[英]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
前言 适者生存,不适者推动进化 虽然进化经常被总结成“适者生存”,但推动进化进程的却往往是不适者。尽管我们总是本能地以为复杂问题需要精心设计的解决方法,但进化却毫无规划可言。复杂得惊人的事物是在简单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尝试已有事物的不同版本,剔除失败,复制成功经验。 人们总以为自己能设计出这样或那样的东西,但实际上,他们对要设计的东西几乎一无所知,经济学的独特职责就是展示人们的这种无知。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摸着石头过河。 ——邓小平 造一台多士炉要花一辈子 多士炉似乎很不起眼。它问世的时间是1893年,不上不下地卡在电灯泡和飞机这两项重大发明之间。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小家电如今已是居家必备品,普通人拿出不到一个小时的工资就能买到一台质量可靠的多士炉。 然而,当托马斯·思韦茨(Thomas Thwaites)着手研究多士炉时,却发现制造一台多士炉竟然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思韦茨是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一位主修设计的研究生,他计划从零开始制造一台简单的多士炉,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多士炉项目”。他先拆开一台便宜的多士炉,数了数其中的零件,发现一台小小的多士炉竟然有400多个大大小小的零件。即使最原始的机型也需要下面这些东西:铜,用来制造电插头的插片、电线和内部线路;铁,用来制造烤制主体和弹出面包片的弹簧;镍,用来制造发热元件;云母,一种有点像瓦片的矿石,用来做发热元件的缠绕器;塑料,用来制作插头、电线绝缘体以及光滑机壳。 明确任务内容后,思韦茨马上行动了起来。为了弄到铁矿石,他一路跋涉来到威尔士的一个旧铁矿厂,可那里已经成了一座博物馆。为了把找到的铁矿石熔炼成铁,他想尽办法:先采用15世纪的工艺,结果一无所获;再用吹风机和落叶吹扫器代替风箱,效果也没好到哪里去;最后的方法无异于作弊——他用两个微波炉炼出了硬币那么大的一点儿铁,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