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天真

[法] 吕克·贝松
前言 多年来,总是一些不了解我的人替我说话。我接受过上百个采访,拍了几十张照片,但在这些人的描述或镜头里,我都认不出自己。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塑造我,借我的故事,最终讲他们自己的梦想或失败。 所有人都有创造的能力,却少有人敢运用这能力。创造,意味着展示自我,挖掘自我,暴露自我,甚至舍弃自我。这个过程很美妙,但也很恐怖,就像爱情。只有足够勇敢的人,才能称作艺术家。 我们爱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我们恨艺术家,因为他的勇气。骂艺术家让人心安,当我们借着条条规规指责他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悔恨自己的怯懦。 但正是在艺术家的自我暴露中,我们认出自己,获得成长。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反之亦然。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憎恨他展示的那些我们本就有的东西呢?法国队获得世界杯冠军的时候,所有法国人都是世界冠军。艺术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可能做一会儿毕加索,一会儿库布里克,一会儿莫扎特,只要我们知道如何珍视他们的才能。 现在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我的故事。不加粉饰,不耍滑头,不遮遮掩掩。在时间将其美化之前,用我当时稚幼的声音,孩子的思维,呈现我所经历的、原原本本的生活。 希望你喜欢这个故事。 1 1974年4月2日 蓬皮杜去世。 买了一盒柯达Ektachrome 250胶卷。 几年前重读到这段日记时,我先是笑了出来。 随后是寒战、惊讶,和心慌不定。 居然把法国总统的死和买一盒胶卷相提并论。这个小男孩到底在想什么? 怕是疯得厉害。 1959年 我出生的年份。自然,我对这一年毫无记忆,趁此说说那些对此有记忆的人。 先说我的父亲克洛德。我不从他最重要的人生节点开始,而要从一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起。他是诺曼底人,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发生的那天,他就在海滩上。 德国人投下的炸弹烧毁了他家。 幸存者将七岁的小克洛德护在中间,一起逃命,躲避炮火。 飞机还在不停轰炸,一颗炸弹落在他们附近。所有人因此丧命,除…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