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全新补订版)

王力 主编 马汉麟 著 余才林 补订
补订例言 一、王力主编《古代汉语》通论部分中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广泛,内容详明,知识性强,自成体系,且叙述辨析严谨畅达,有很强的学术性。又行文平易简洁,雅俗共赏,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之入门书。原文精约简要,今试作补订,以资博雅,冀为读者阅读之助。 二、凡原文叙述简略,或文意引而未伸的,今作进一步说明,或引相关文献印证。 三、凡原文中的重要名物、典章制度及语词,今引相关典故及文献,相互生发。 四、凡原文未能涉及,又与原文密切相关的重要知识,今作补充说明及引证。 五、原文叙述或表达有疏误处,今作更正说明。 六、原文表达或易于引起误解的,今作澄清说明。 七、部分补订文字既与原文相关,又与插图关联,与插图相互发明。 八、补订文字以补充及修订原文内容为中心,力求准确详明。注重知识性,同时也注意内容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九、行文视内容表达需要,或用叙述,或引原文,均力求简洁完整。 余才林 2022年12月,于天津时代奥城 第一章 天文 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于是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