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 威廉·莎士比亚
导言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在文艺复兴期间已有流传。它第一次出现在意大利人马苏乔笔下时已经具备了日后莎翁剧作的情节特征,继而它又辗转于当时的文人墨客之间。达·鲍特把故事的主人公落户在维洛那城;班戴罗细腻的笔触又为它增添了新的光彩。从此它不胫而走,不久流传到了法国,进而又跨越了英吉利海峡。莎士比亚是通过布鲁克长达三千零二十行的诗体译文了解到这个故事并把它改编为舞台剧的。把同代的才子佳人引入长期为古希腊罗马帝王将相把持的悲剧殿堂,这在当时不啻为石破天惊之举。 在西方不少文人看来,一对恋人的悲惨结局纯粹是由“偶然因素”造成,这难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我国则有一种普遍看法认为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势力”。前者拘泥于性格悲剧的尺度,后者又似乎落入了社会进化论的窠臼。 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这对恋人的故事具有巨大的震撼力。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旅游者簇拥到小城维洛那,面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未站立过的阳台洒下滔滔热泪;据说市政府还不得不安排专职人员回复从世界各地寄给“朱丽叶小姐”的痴情信件。 剧中人物 埃斯卡勒斯维洛那亲王 巴里斯少年贵族,亲王的亲戚 蒙太古 凯普莱特互相敌视的两家家长 罗密欧蒙太古之子 (迈丘西奥亲王的亲戚班伏里奥蒙太古之侄) 罗密欧的朋友 提伯尔特凯普莱特之侄 劳伦斯神父芳济会教士 约翰神父与劳伦斯同门的教士 鲍尔萨泽罗密欧的仆人 桑普森 葛雷古利凯普莱特的仆人 彼得朱丽叶乳媪的从仆 亚伯拉罕蒙太古的仆人 卖药人 乐工三人 迈丘西奥的侍童 巴里斯的侍童 蒙太古夫人 凯普莱特夫人 朱丽叶凯普莱特之女 朱丽叶的乳媪 维洛那市民、两家男女亲属、跳舞者、卫士、巡丁、侍从等、致辞者 地点 维洛那;曼多亚 图片 开场诗 【致辞者上。 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 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 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 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 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 生下了一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