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这门课,只能父母教

唐雯
前言 课表上没有的这门课,奠定孩子人生的基调 2022年底,我在曼谷和两位朋友聊天。 在曼谷定居多年的美国朋友Sam,决定搬去南边的海边小城华欣。他花了几年时间在曼谷打拼,事业稳定,刚刚买房,为什么要搬去各方面资源都差很多的华欣?Sam说因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2020年出生,曼谷的小区没有同龄孩子,周边也没有儿童设施,孩子出生之后难得见到其他孩子,Sam非常担心孩子的社交发展,所以决定举家搬迁。华欣的住处,有已经定居的几位好友,有孩子的同龄玩伴,有丰富的儿童设施,有频繁的社区活动,离海和山都更近。相比孩子早期的社交发展,Sam觉得其他一切都显得没那么重要。 到曼谷出差的互联网连续创业者小孙则向我抱怨,家里的两个宝贝分别在2019年、2021年出生在南京。作为疫情防控时期出生的宝宝,他们出生之后,基本没见过除了家人之外的其他人。2022年能出小区的时候,家人会有意识地带着孩子到户外活动,但两个孩子见到人会把头埋进大人的肩膀,不敢看人。这种情况在家里坚持做了一段时间的玩伴约会之后,有所好转。但孩子在南京小区的社交活动范围依然有限,小孙正在考虑举家搬到泰国,住进儿童设施完善的小区,并把孩子送到泰国的国际学校,从社区及学校两方面提高孩子的社交质量。 我想到曾经教过的天才儿童瑞瑞,学习能力过人,在学习的各个方面甩开同龄小朋友几条街。但是他自控能力差、边界感缺失,经常有意无意冒犯其他小朋友。班里没有人愿意和瑞瑞一起玩。在学校,瑞瑞常常一个人用期盼又难过的眼神看着其他小朋友玩耍,想要加入却常常被拒绝。瑞瑞学习成绩优异,却少有同龄人的天真快乐。没有朋友、社交能力滞后,给瑞瑞的童年生活蒙上闷闷不乐的阴影。 回想我的童年,社交从来不是我父母一辈会操心的问题。上小学之前,我在湖南农村由外婆照料,村里有同龄小伙伴和我在田间嬉闹,舅舅姨娘们农忙之余会来逗着我们玩;上小学之后,我和父母生活在新疆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