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的奠基
[美] 劳伦斯·凯斯勒
序言
本书是对康熙皇帝(1654年出生,1661—1722年在位)早年经历以及他对清朝统治巩固所做重要贡献的研究。可以说,我是由后往前触及这一课题的。我在考察三藩之乱(1673—1681)时发现,尽管这一对满人统治的挑战明显失败,然而它能引发汉人的共鸣,我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征服之后的头几十年,针对异族王朝的极端敌意普遍存在。很显然,到了此时,满人已证实了自己是中国胜任且合法的统治者。那么这一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
我们从梅谷开创性的著作《满人统治中国的起源》(1942)可以知道,满洲政权的统治者在突破长城、入主中原之前,早已适应了汉人的政治和社会传统。然而这一进程,并未随着1644年满人占有北京而大功告成,接下来的十八年,军事一直是新的清王朝的首要任务。到1661年,内地各省都已臣服于武力。现在满人面对着更棘手的挑战:“安抚”业已征服之地并巩固他们对国家的控制。也正是在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他的儿子康熙继位。
康熙继位时年方八岁,1669年他从辅政大臣手中夺得权力,此前有着八年的见习期,几位辅政大臣是顺治皇帝在遗诏中任命的。本研究的核心是将辅政大臣与康熙的政策和态度进行比较,结论是,清朝统治得以巩固,是在年轻的皇帝改变了治理的方向之后。到1684年,随着收复台湾并将台湾岛纳入帝国,康熙才从根本上完成了作为一个巩固者的大业。我的出发点不是要写这二十四年(1661—1684)的全史,只是考察了与中心议题——康熙对于清朝统治巩固的贡献——不可或缺的诸项政策和发展。这有时涉及政治,有时涉及制度,或是军事策略,甚或社会政策。通过依次考察这些各自不同的发展,我希望为以后清初历史研究提供一个框架。
至于我使用的主要史料,毋庸多言,没有令人惊奇与特别的。从书后开列的常引著作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依据的是常见资料和传记汇编,名字都是学人所熟悉的,但对于研究这段历史来说,基本上还没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