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文化史

郭永秉
绪言 如果要在所有中华文化元素当中挑选出一个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元素,你会选择什么?是中国菜?是中国茶?是京剧脸谱?是水墨画?是园林?是瓷器?还是旗袍? 我想,可能很多读者都会在心目中立刻蹦出一个属于他的答案。华夏文化或者说中国文化,本就是多元的,不可能要求所有人对于这个问题给出统一的结果。但是,我感到有一个元素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也许是大家都会一致承认的,那就是我们每天使用的方块汉字。 说汉字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各种各样发明当中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也许并不为过。 虽然汉字记录汉语并不能说十全十美,但应该说它是尽量适应了汉语的一种文字。上古时代 (秦汉之前)的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比如我们现在说 “耳朵”“老鼠”“妻子”“姑姑”“月亮”“头发”“相信”都是双音节词,但在上古却只说 “耳” “鼠” “妻” “姑” “月”“发”“信”,所以古人为一个词 (或者语素,即有意义和读音的最小语言单位)就造一个独立的方块字来与它对应。因为汉语不像其他很多语言的语词那样具有比较复杂的语音结构,每个语词的音节结构较简单 (一般是一个声母——古代声母不一定只有一个辅音——,一个韵母——有时有介音——,加上声调),声韵母数量有限,造成同音词多的现象,所以彻底的记音文字大概从一开始就不是汉语的选择,否则阅读效率和表意准确性会大大降低。 华夏先民是十分明智的,他们的选择是:以图画演变而来的图形文字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记号为主体,以假借、形声等用字、造字手段,独立创制出一套语素文字系统。这一系统的文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一个单字就与汉语中的一个词 (语素)对应,一般就念一个音节,且不直接地记录汉语语音。即便是有声旁的形声字,也只是提示出全字读音 (或标示其来源)的一部分信息,并不等同于拼音文字的记音法。没有声旁的象形字、会意字之类,则与文字的读音之间更没有任何联系。这一看上去并不利于记录语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