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雄辩

张小磊
前言 五代嬗递,十国割据,前后共七十余年。其间尽管战事频仍,但绘画依然兴盛,山水、花鸟、人物等画科名手辈出,留下了一些非常经典的绘画作品。五代人物画,写实水平之高、构思之巧妙令世人赞叹;同时,也出现了地域性发展极不平衡的特点。五代十国传世的人物画作品,多集中在南唐;西蜀除了贯休、石恪之外,鲜有作品流传下来,中原与吴越亦是如此。此时敦煌地区的人物石窟壁画在曹氏政权的推动下得以继续发展。五代与晚唐,敦煌均处于归义军的统治之下,与中原政权以及其他割据势力有所“隔绝”,这两个时期的石窟壁画的风格颇为相似。 唐亡之后,中国北方天下血战,中原地区鞠为茂草。从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到960年后周灭亡,短短五十四年间更替了五个王朝,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导致五代时期绘画在洛阳、汴京二元中心的发展十分有限。五代后梁维持了十七年,相对较长,它“上承唐绪”,绘画上要突出一些,但也无法与南唐西蜀相提并论。后梁皇室对绘画的喜爱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后梁绘画的发展,在山水画中出现了荆浩和关仝这对杰出的师徒大家。人物画方面,后梁驸马都尉赵岩喜爱绘画,善画人物,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评其绘画技艺“非众人所及”,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八达游春图》相传出自他手,而更多则为文献记载,后梁的张图、跋异善画释道人物,于竞、刘彦齐等皆以人物画名世。 据文献记载,中原地区的佛寺壁画相当繁盛,但是目前国内仅存山西大云院的一处。而水平更高的当数流失到海外的河南温县慈胜寺壁画,存十一件,分处美、法六家博物馆中,不过仍存断代上的困难与争议。其余的佛寺壁画只能通过文献来了解当时的情况了:荆浩曾在京师双林院绘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张图、跋异、李罗汉参与洛阳广爱寺壁画、福先寺壁画;后唐韩求、李祝画龙兴寺回廊列壁二百余壁。后唐时,颇具绘画才能的契丹人胡瓌随李克用入中原,汉化程度颇深、尊孔尚儒的东丹王耶律倍因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