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追凶

[美] 埃里克·拉森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妻子和三个女儿。 同时,这本书也为纪念我已故的母亲而作, 她是第一个跟我讲克里平故事的人。 如果想回忆过去,你大可用力打开一个满满当当的抽屉,这无疑是个稳妥的方法,但有时也会令人毛骨悚然。如果奔着某样物品去,你八成找不到,但抽屉深处总会掉出些更有趣的玩意儿。 ——詹姆斯·马修·巴里,《彼得·潘》题献 一九〇四年 致读者 本书讲述了全英国第二著名的凶杀案,尽管如此,我想创作的并不只是一部血腥的长篇作品。正如P. D.詹姆斯在小说《凶杀案陈列馆之谜》中借人物之口所说:“作为一种独特的犯罪形式,凶杀案堪称时代缩影。”我以相互交织的方式讲述了一名凶手和一位发明家的故事,我这么写,是希望向读者展示一幅一九〇〇年至一九一〇年间的鲜活画卷。其时,大英帝国由爱德华七世统治,他用染着雪茄烟渍的微胖的手发号施令,向臣民强调责任很重要,但乐趣亦然。他不无风趣地说道:“你做什么都成,只要别吓着人。” 雷蒙德·钱德勒对这桩凶杀案非常着迷,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同样如此,后者甚至将案件的许多元素融进了自己的电影,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后窗》。当时,世界各地不计其数的民众通过报纸关注着案件进展,随后的大追捕甚至推动了一项技术的进步,我们今天对这项技术早已习以为常了。正如身为爱德华时代后裔的剧作家兼散文家J. B.普里斯特利所写:“这在当时确实是爆炸性新闻,世界历史舞台上正发生着前所未有之事。”该事件也带有一丝辛酸,许多人回首时才意识到,其时堪称一战前夕最后的灿烂时光,用普里斯特利的话来说,这时“真正的战争尚未到来,死亡的电报尚未抵达大人物们的府邸”。 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引号中的内容均出自信件、回忆录或其他文献材料。我的写作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伦敦警察厅的调查报告,据我所知,很多内容此前从未公开。我很喜欢跑题,希望各位读者可以谅解。比方说,你可能会觉得我对人体某块肉的描写实在过于详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