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人
魏小河
星辰时刻
萧红:野草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一
《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
这一年,萧红二十九岁。离家已经十年。这十年里,她辗转大半个中国,终于到了香港。
这一年,张爱玲也在香港。二十岁的她,以《我的天才梦》参加《西风》三周年纪念征文,获名誉奖第三名,并获学校两项奖学金。
对张爱玲来说,这一年是她的时代的序曲。而对于萧红来说,她似乎还没有迎来自己的时代,就要枯萎。她患了肺结核,病得越来越重。
1941年,香港沦陷。张爱玲在《烬余录》里写下了她当时的经历。萧红的病不见好转。
1942年,萧红病逝,张爱玲回到上海。
之所以提到张爱玲,倒不是因为大家说到民国才女总是会举出她们,而是她们的文字中,都含着苍凉。
但是,天才和天才又到底不同。张爱玲出生于城市,她的文字里有城市的味道。口红、时装、电车、公寓,她都喜欢,她喜欢这兴兴轰轰的时代,但在花团锦簇里,又看见底子里的苍凉。人和人,各有算计,各有私心,热闹是热闹的,繁华是繁华的,人心里是冷的。
萧红出生于农村,或者不是农村,总之是乡下的小城。张爱玲在童年时期看到大人的虚伪、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萧红在童年时期看到的则是乡下人的“愚昧”,像牲口一样活着,甚至不如牲口。她也察觉到世间的荒凉,好像有一种命运似的东西,让这些人生生死死,无动于衷,既可悲,又可哀。她的荒凉,如同秋天过后的田野,万物萧条。
萧红这里,生存是最大的挣扎。张爱玲那里才有爱情。
二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这是《呼兰河传》的第一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冬天,就是裂口。这是作者为整本书定下的调子,好像我们坐在飞机上从这里经过,远远地看见下面满是裂口的大地。
然后,飞机降低了高度。我们可以看见街道,看见人了。这时,喇叭响了,作者开始介绍这个小城,一横一竖两条主街,外带还有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剩下的,不值一谈,只有一些小胡同了。
再然后,好像看幻灯片似的,作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