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百家:精神胎记
青年报社 编 李清川 主编 陈仓 执行主编
光能繁殖
李清川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酝酿在《青年报》新创一份文化类子刊,是在2016年春节前,甚至更早一些时候。说“论证”是不准确的,其实无需“论证”现实境遇都是尴尬的:在那个冬天,纸媒没落成了大众话题,文学式微也常见诸讨论,此时抱残守缺,以纸为阵地、以文学立足,我们似乎是在逆流而上。但是我们宁愿逆流而上,也不愿意顺势而下,因为在理性思考中我们发现,在文化多元和节奏趋快的大时代,青年更加需要定律与方向;在个人梦被自由放大的际遇下,青年比任何一个人群更加需要文化的力量。
2016年4月,《青年报》迎来第一万期出版,我们将《新青年》周刊正式落纸。之所以选择“新青年”为名,我们并无攀附之意,我们“新青年”的“新”,是思想的新,也是文化的新;我们“新青年”的“青年”,不仅是意欲照射到的目标,也是力求寻找的光源。如何赋予这份子刊以魂呢?我们以为,关键是要有眼光。我们这样比喻,文学家、文化学者、文脉传承和弘扬者,就是灵魂的塑造家。因此,我们以他们的最新作品为主线,开设《上海访谈》《自白》《重读》《旁评》等栏目,约请青年写作者进行同题创作。在文人、文章、文脉、文鉴这一逻辑下,我们致力捕捉那些既可以沉淀为历史的,又可以预见未来的文化视点,关注那些不是流行的,不是潮头的,但一定是动态的,是发展的,有力量的,有灵性的,是年轻人走着走着就会迎面相遇的。我们想做的,就是给你一束光,让它照着赶路者的某个方向。
到《对话百家》系列丛书启动编辑工作时,《新青年》周刊已经出版了133期,不觉中,我们用心陪伴了三年时光。在岁月长河中,这光景不过只是个瞬间,但如果有耐心,你就会发现这一瞬之中的永恒——要是以130多位作家为坐标点编绘一张中国当代文学地图,是不是可以观察到中国文学的当下特征和前进方向?是不是能触摸到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某些趋势?更为关键的是,因为有更多、更深广、更具代表、更有期望空间的作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