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中的医学史二:美与消耗
余凤高
关于作者
余凤高浙江黄岩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大学毕业后在杭州的中学教书。1980年开始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专业探究,著有学术著作《心理分析与中国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创作的心理流程》(花城了版社,1988年版)、《西方性观念的变迁》(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和《在现实和文学中的爱》(百花洲出版社,2003年版)等,翻译作品一部和论文数篇。近年主要从事西方文化的研究和鉴赏,著有《呻吟声中的思索——人类疾病的背景文化》(天才还是疯子》《飘零的秋叶——肺结核的历史》《智慧的痛苦——精神病的历史》《莎乐美:历史和艺术》和随笔集《帕格尼尼的手》等。 娜嘉的画:自闭症女孩的艺术天才
在获198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主角四项大奖的美国影片《雨人》中,主角查理·巴比特的哥哥雷蒙·巴比特是一个特异的人,或者说他有不少特异的生活习惯:他要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在固定的时间看固定的电视节目,而且每餐都有固定的食谱,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睡觉,有时还表现得重复而刻板。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能过目不忘,能准确报出飞行史上所有重大空难发生的航班的班次、时间、地点、原因,能迅速数清掉落在餐厅地板上的246根牙签,还能记得电话簿上任意读过的电话号码,他的心算能力也竟达到计算器的速度。据说,这一切都源于他是一个自闭症孩子。
自闭症(autism),又译孤独症,是一种影响人的躯体、社交能力和语言技能的神经生物学性障碍。194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的美国精神病学家莱奥·坎纳(1894—1981)在论文《情感接触的自闭症障碍》(AutisticDisturbancesofAffectiveContact)中首次使用该词,并以11个病例描述这一类表现极端孤独、自我沉迷的儿童。
自闭症儿童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