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坠落

刘起瑞
就算你查出真相,又能怎么样呢?有些秘密最好永远埋藏,有些秘密太危险,不能与他人分享,即便是那些你所深爱和相信的人。 ——乔治·马丁 引 永淳二年(683年)十一月初,进入隆冬的中原大地已寒透肌髓,以洛州为中心的九州九县,日惨雾冥,垂云似铁,被夹着雪粒的狂风搅得日昏月暗。对于已近油尽灯枯的天子李治来说,这一岁过得如此艰辛,大概算得上是他三十四年皇帝生涯中最为心力交瘁的年景了。 嵩山脚下,李治蜷缩于匡阔而冰冷的奉天宫中,神思翩跹。他近些年来记忆力越来越差,却常常会思忆起幼年时那个万国称颂的贞观盛世。那时的大唐帝国在他父亲李世民的治理下,充满了阳刚健进、熠熠堂堂的锐气,四夷降服,物阜民丰,百业繁盛,一斗米的价格不过三四个钱,而如今却盛景不在,帝国的东西两京,全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糟糕状况。 此时大唐的年号叫作永淳,本来是寄托着“以淳粹之气,生敦庞之民”的吉祥寓意,以祈国家壮大,百姓富足。可自从改了这个年号之后,偏偏诸事不顺,尤其是京师长安,水、旱、蝗、疫之灾接踵而来,肆无忌惮地往复凌虐着三秦大地上的百万黎庶。关中的旱情尤为严重,处处土燥山焦,港枯泉涸,草木不生,而四处流行的大疫则让帝国的首善之区趋于病态。 长安城内的人口十分稠密,这是大唐兴盛发达的象征和重要指标。除了七十余万在官府登记在册的百姓外,还有三万官吏、十万禁军,十几万宫女、太监、官奴、工匠和僧尼道士们群聚于此。这些各有专业的服务人员虽然不耕不织,却也都需要吃饭穿衣。单单要填饱这百万张嘴,即使是丰年也有四百万石粮食的缺口。而最让人不安的偏偏就是粮食的价格,在这个号称永淳的年头,一斗米价竟然涨到了四百钱,这种从未有过的高物价让李治感到格外触目惊心。 事实上这座已经步入衰退期的古都已经不再是帝国首都的最佳选择了。尽管李治以君王的身份使用严厉的行政手段无尽无休地令天下向长安输血,可依旧不能解决国都饥馑的根本问题。贞观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