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中心—边缘” 结构

张康之 张桐
第一章 “中心—边缘”:一个观察视角 第一节 作为观察视角的“中心—边缘”概念 在由民族国家构成的世界体系中,流行的做法是把不同的国家区分为“发达”与“不发达”国家。其实,当这种区分被作为一个观察视角而固定下来之后,却掩盖了国家间的不平等,让人们不再关注一些国家压迫和剥削另一些国家的事实。与此不同,如果把民族国家看作处在同一个体系中发生互动的行动体的话,就会看到它们在这同一个体系中的不同位置,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结构——“中心—边缘”结构,并在这一结构中实现互动。“发达”与“不发达”的概念是在比较中而对国家进行的分别描述,潜在地包含着把不同国家看作孤立的存在物的意涵,即放弃了对国家间关系的关注。“中心—边缘”的概念则把人们的关注点引向国家间的关系,要求把不同的国家放在同一个世界体系中加以认识和考察。特别是这个概念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结构,可以使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压迫、剥削和掠夺清晰地暴露出来。而且,也给人们指出了一个走向未来的方向,那就是通过打破既有的世界“中心—边缘”结构而开创一个真正平等的世界。 一、 “发达”“不发达”等概念:一种误解 当人们放眼观察世界的时候,很自然地接受了一系列给定的概念,即用“先进”“落后”“发达”“不发达”“发展中”“欠发达”“新兴国家”等语词去表达我们对不同国家的直观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使用这些概念去为不同的国家进行定位,即把不同的国家归入不同的类别中去。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这些概念,似乎没有人对这些概念表示怀疑。其实,这些概念是经不起推敲的。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些概念可能还是有害的。因为,用这些概念编织起来的那幅世界图景是虚假的,掩盖了国家间关系的诸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事实。事实上,这些概念被一些率先发展起来的和掌握了话语权的国家所利用,它们利用这些概念建构了某种意识形态,形成了某些理论,从而为其各种各样的非正义行为辩护…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