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之问:如何读懂教师

郑瑞芳
总序 一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生命安全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人类来说,生命安全与健康是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永恒的追求。就教育而言,生命安全与健康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内容,也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核心标志,更是高质量基础教育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应有之义。“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教育部门特别是基础教育学校应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关注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全力呵护他们安全健康成长,直至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正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大力推动健康教育。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21年,教育部制定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则强调:“良好的学校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健康观、安全观,养成健康文明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自觉采纳和保持健康行为,为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指南》旨在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这一重要举措无疑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具有现实意义。 《指南》规定,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大领域以及相应的30个核心要点。不仅如此,不同学段体现不同要求:小学阶段侧重基本知识介绍、具体技能训练和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