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活与教育

侯莉敏
总序 谈到儿童是什么,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词语:孩子、天使、宝贝……这些都是成人基于对儿童的认识并由此发明的称谓,儿童其实远在这些概念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蒙台梭利说:“儿童是在塑造人类本身——不仅仅是一个种族、一个社会阶层或一个社会集团,而是整个人类。”每一位成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只是长大以后,常常忘却了孩童时代的种种。由此,研究儿童成了成人社会需要不断接续完成的命题。 儿童研究,作为诸多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堪称教育研究的起点。人类教育的本原性探索,理应从对“童年”一词的解读开始。在以往的儿童研究中,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以各自的“学科之眼”审视着儿童的本质特征、身心发展、全面成长以及儿童所处的社会阶层、权利保障与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尽管如此,儿童研究仍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即儿童研究尚未成为一门显学。究其原因,是我们大多数人研究儿童的初衷在于,希望尽早地把他们培育成为成熟的个体,以便他们能更快地踏进成人社会。诚然,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是每个儿童的必经之路,但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系统中,抚育儿童、造就儿童的是成人。成人总是试图获得并维持对儿童的影响力。殊不知,在知识获取方面存在不足,缺少对儿童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这种影响力是极为可怕的。 承认儿童的本质特性是教育发生的重要前提,从这一点来说,儿童研究对儿童教育意义重大。只有准确理解儿童、把握儿童的发展特点才能有效推进和落实“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刘晓东教授提出“儿童研究是人学研究的核心,是人文学科的源头或基础”,李政涛教授认为“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基础性和前提性研究”,这些观点我是完全认同的。结合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儿童研究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教育研究及改革的进程与方向。 20世纪初,随着西方儿童文化的传入,我国掀起了“儿童研究”“童年的发现”的浪潮。由此引发了对传统儿童观的批判,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