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开国
范学辉
关于通俗历史读物的几点思考
——写在范学辉《大宋开国》出版之际
撰写通俗历史读物,当然并不是将历史学论著改写得通俗易懂就可以了,实际上它应该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史学论著对以往发生的人类社会活动展开研究,那些活动既然早已是往日烟云,今天的人们想要了解它们,讨论它们,首先要做的是搜集一切可能找到的历史资料,来复原相关的历史事实。因为,与研究当代社会不一样,在历史上哪些事情发生过,它是怎样发生的,很多都是未知数,必须首先将它们弄清楚。于是史学家们就不得不花极大的精力来复原历史事实。这就是为什么史学家们常常强调要“文章不写一字空”,或者“字字有根据”的原因。史学与文学不一样,不能虚构,所复原的史实必须以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总是那么残缺不全, 很难令人满意。尤其是关于历史上人们生活的许多细节,以及历史人物的各种心理活动等等,更是如此。这样的情况,当然会对史学研究造成许多困难。有的时候,史学家不得不放弃对某此史事的探讨,造成史实的“留白”现象。
由于这一缘故,史学论著常常会花大量篇幅来展开对史实的考证,而且有时仍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只能提出某些也许相对接近史实的假设。也因此,史学著作常常会给人以一种过于“烦琐”的印象。
与此同时,史学家们之所以花如此大的精力来复原史实,是因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要理解历史,所以他们还必须根据复原的史实来分析、讨论历史上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对它们做出解释,分析各种历史现象相互的因果关系,回答种种关于历史上人们社会活动的“为什么”。这就是史学研究的两大基本步骤:史实复原与现象解释。但是,由于人类社会运作的机制实在太过复杂,无数因素交织在一起,更何况必须的信息还那么不充分,如果说宇宙是自然界最为复杂的研究对象,那么在人文社会科学界,人类社会本身就无疑是与宇宙相对应的、同样复杂深邃的研究对象,因此史学家们对历史现象的解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