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子:唐玄宗的成败
阎守诚 吴宗国
卷首语
开元天宝时期历来被称为中国古代的黄金盛世,而安史之乱又赋予它一个非同寻常的结尾,成为唐代由盛转衰的拐点。对于始终处于这个时代风口浪尖上弄潮的唐玄宗李隆基,历来虽然褒贬不一,但对他在造成安史之乱上所负的历史责任史家却没有多大分歧。《旧唐书·玄宗纪》“史臣曰”归之于“用人之失”,范祖禹在《唐鉴》中则归之于“置相非其人”。而欧阳修在《新唐书·玄宗纪》赞中则认定是“败以女子”,似乎是重谈了“女祸”的老调。看其下文:
方其励精政事,开元之际,几致太平,何其盛也!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而溺其所甚爱,忘其所可戒,至于窜身失国而不悔。考其始终之异,其性习之相远也至于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欧阳修并没有把责任完全推到杨玉环身上,而是归之于皇帝的“侈心”,实际上是企图从皇帝本人身上探寻一代盛衰治乱的终极原因,得出必要的历史教训,以贻示后人,其用心亦可谓良苦。
唐玄宗多姿多彩、起伏跌宕的一生,不仅是历代史家思考的问题,也是当时公众议论的热点。唐人元稹在《行宫》一诗中写道:“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由于唐代文化开放,环境宽松,诚如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续笔卷二中所说:“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这就使诗人文士写玄宗的野史传说、趣闻逸事几成风气。在众多的相关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当数自居易的《长恨歌》。《长恨歌》开篇“汉皇重色思倾国”就点出了谴责的主题,但在客观上,诗人把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写得缠绵悱恻,感人至深,从而使唐玄宗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淡化了对他的谴责。唐玄宗杰出的艺术才能和对发展唐代乐舞的巨大贡献,使戏曲艺人把他推为梨园祖师,不仅给他戴上了艺术家的桂冠,而且尊奉他为戏曲艺术之神,加以顶礼膜拜。从这些情况看,在民间,对唐玄宗更多的是宽容,他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