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下)

〔希〕希罗多德
导读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公元前425年),古希腊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他生活于古代希腊两次重要战争即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之间,几乎是希波战争的同时代人。他是吕克瑟司和德律欧的儿子,曾移居萨摩司。在萨摩司,他不但学会了爱奥尼亚方言,他还写了一部九卷的历史。他因本国人不喜欢他而自愿去了雅典殖民地图里翁,并死在那里。但也有人说他死在马其顿的培拉。有人还说他是史诗的作者,曾使垂死的史诗复活。 在诗人的名单上,他仅次于荷马而居第二位,可是另外有些人却认为,他不如赫西奥德或娄提马克斯。关于希罗多德,另外还有一些记述则说他喜欢旅游,一生到过很多地方。他曾北至黑海,南及埃及,东到巴比伦,西达意大利,足迹几乎遍及当时西亚和地中海东半部各个地区。在游历过程中,他注意寻访古迹,观察民俗,搜集和考证传说、旧闻,并记录成书。这些说法,大约是根据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的自述推测而来的。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这部著作以希波战争为主线,广泛地记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整篇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卷到第五卷,可以看作战争的背景介绍,它以希腊人和异族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希罗多德认为的纠纷的起因,以及波斯的兴起为主要线索,叙述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斯基泰、利比亚和希腊等地区的历史往事、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第二部分从第五卷第二十九章起到第九卷末尾,可以看作战争的描述,它以希波战争为主,从爱奥尼亚起义,一直写到普拉提耶和米卡尔战役,讲述了希波战争的主要过程。整部著作内容博杂,脉络分明,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希波战争无疑是《历史》叙述的重点,但希罗多德又不仅仅局限于这次战争,它以相当大的篇幅记录了希腊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