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英] 乔纳森·贝特
献给
逆流而上的菲利普·戴维斯
以及
济慈学者凯尔文·埃弗里斯特
并纪念米里亚姆·阿洛特 “我热爱一切事物中的美的原则”
(约翰·济慈,1820年2月致芳妮·布劳恩)
“传记是最虚假的艺术。那是因为在济慈之前没有济慈崇拜者”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未注明日期笔记条目)
“我认为我死后将跻身英国诗人之列”
(约翰·济慈,1818年10月14日信件)
“我进入英语文学史的愿望即将实现”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930年夏信件)
“艺术家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
呈现艺术,隐去艺术家是艺术的宗旨。
批评家能把自己对美的事物的印象,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甚至是全新的内容。”
(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序言,1890年) 第一章 平行人生
1818年圣诞节前不久,约翰·济慈从伦敦写信给他的弟弟乔治和弟媳乔治亚娜。他们远在四千英里外的肯塔基州小镇亨德森,居住在鸟类学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的小木屋里。陪伴他们的,有在屋顶上筑巢安家的一只野火鸡、一帮孩子,以及一只脾气古怪的宠物天鹅,名字叫“小号手”。济慈独自一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写下了关于另一个弟弟的消息,几个月来他们一直牵挂着他:“可怜的汤姆在人生最后的时光异常痛苦。”肺结核夺去了他的生命。
济慈自我安慰说,他“对某种品性的不朽没有丝毫怀疑”(scarce a doubt of immortality of some nature of other)。“of other”事实上是“or other”的笔误,但却是一个无心插柳的笔误,因为在济慈看来,不朽是与他人的联系,跟上帝和天堂没有关系。“这将是一种伟大的不朽之举,”他继续写道,“没有空间的障隔,因此精神之间的交流唯凭彼此的才智而行。”不朽者“会完全理解对方——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互相理解”。他认为,相互理解是衡量爱和友谊的标准。即便乔治和乔治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