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

[法] 福楼拜
译序 《包法利夫人》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其它名著包括司汤达的《红与黑》和巴尔扎克的《幻灭》。这三部法国小说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司汤达的现实主义表现在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分析上;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表现在他对当时法国社会的细致描绘上。但他们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司汤达写的是体现时代精神的英雄,超群出众的人物,用的是判断性的概括或推论式的心理分析方法;巴尔扎克写景物是现实主义的,写人物就掺杂了浪漫主义的因素,写事件却几乎全是浪漫主义的手法,用的是夸张的修饰语和最高级形容词。《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和他们不同:他写的是平庸的人物和平淡无奇的生活,但他用的艺术手法却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他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描写人物,用浪漫主义的语言来展示浪漫主义的个性,使浪漫主义也成为现实主义的一部分了。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取自现实。夏尔.包法利的原型是欧解·德拉玛,一八一二年生,一八三四年前,在福楼拜父亲主持的卢昂医院实习,同年九月十八日取得行医执照,但不得动大手术;一八三六年和三十岁的寡妇(小说中改为四十五岁)结婚,寡妇死后,又于一八三九年八月七日和十七岁的农家女德尔芬·库蒂丽叶(包法利夫人艾玛的原型)结婚。德尔芬长得很美(卢昂博物馆有她的画像),曾在卢昂一家修道院学习,但她生性风流,喜欢交男朋友。据她婚后的女佣人奥古斯汀·梅娜吉(小说中的费莉西)说:她们两人同岁,无话不谈,常常同读小说,羡慕贵族夫人生活,模仿她们,每星期五在家中开招待会,邀请公证人事务所的年轻朋友参加,但却没有人来赴约。德尔芬自恃很高,说起话来声音清脆如玉,对平凡的婚后生活不满,又不信教,搞了两次婚外恋,邻居看见过她在花园中吻抱情人。一八四八年三月六日,她搞得倾家荡产,服毒自尽。 这种婚外恋的风流艳事,法国文学史上不乏先例,如卢梭的《新爱洛绮丝》和普莱沃的《曼侬·勒斯戈》。福楼拜怎么超越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