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

[徳] 马丁·布伯
译者前言 一 1923 年问世的《我和你》(Ich und Du),是犹太思想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的名篇。在汉语学界,这本书已有三种翻译。其一,(台湾)许碧端翻译的《我与你》,1974 年在台北出版,1993 年有新印刷。其二,(台湾)张毅生翻译的《吾与汝》,1979 年发表在台湾《鹅湖》月刊,分三期连载(卜伯 1979.5:1,28—39;1979.5:2,39—50;1979.5:3,24—38)。其三,(北京)陈维纲翻译的《我与你》,北京、台湾均有印行。相对而言,张毅生的翻译发表在许多治“西”学的人不太熟悉的“中”学刊物上,所产生的影响不及此前许碧端、之后陈维纲的两种译本。许碧端译本虽然最早,但至今读来仍有趣味。有些容易译错的句子,它都能从用词模糊的地方,准确地读出布伯的原意。译者之功力,可见一斑。陈维纲译本语言别致,深受欢迎。其之为译林经典,断无半点可疑之处。 现有的三种中文翻译,基本上都是自英译本转译,而且也不讳言是转译。现在的学术界,隐约有种风气,好像只要转译就一定不可取。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片面性。转译的价值,不可如此慢侮。许多经典的汉译哲学名著,其实都是转译。转译同样也可以达到神采奕奕的地步,并惠泽后学。直接面对原文进行的翻译,也不能说可以更好地把握原文的语言和思想。客观地说,二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都面临着扬长避短的任务。或可以韦卓民先生为例,草率地进行说明。韦先生翻译康德,原本可以直接从德语译出。但他考虑自己的德语终究不及自己的英语,对康德原文的理解未必能够及得上对康德著作英译本的理解,所以最终还是从英译本转译。仔细思量,怎能不对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肃然起敬! 《我和你》英译本有两种,译者分别来自英国和美国。首先是 1937 年出版的史密斯译本,其次是 1970 年出版的考夫曼译本。两个英译本的书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