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娅,我的星

石黑曜
我该从哪儿说起? 如果由别人书写这个故事,大概会选择骗过保安人员的视线,登上这铁罐头一样的飞船的瞬间;或是那次史无前例的火箭首发,将无数繁星送上征程的夜晚。是的,这一路有太多值得一提的经历适合被放在故事的开头引人入胜。 不过,这是我的故事。我想我有权自私一回。至少在这最后的时刻。 如果还有人在收听这个频段的信号,很抱歉,你们可能要听我这个老头多啰嗦几句。但我保证,绝不会太久。 我的父母出生于千禧年后,两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感情史一片空白。他们在一场跨校联谊活动上相遇,从没提过当天究竟是接收了谁的邀请。我很确信当他们两个看到对方时候,肚子里一定灌了不少甜酒。 大概九个月后,我出生了。 我的父母算不上全世界最称职的父母,但他们的确尽力了。在共同生活的短暂的十余年里,他们除了提供物质营养,也教给了我不少人生哲学。在我之后的人生道路中,这些哲学或多或少起了些作用,其中之一尤是如此。 四岁那年,我不知从哪儿看到了哈雷彗星的资料,对这样一颗定时回归的天体心驰神往。我不记得那晚父母有没有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或许有。不过我的心思全被那彗星吸引住了。我把自己关在阳台外,扒在冰凉的电镀栏杆上拼命仰望。那时的环境远没有后来这么理想,夜空被暗红色的城市幕光包裹,只有几颗星光闪烁。 母亲稍后也来了阳台,似乎心事重重。我告诉她,我在等哈雷彗星。 “你这小傻瓜。”母亲擦干净我被冻出的鼻涕,“彗星还有四十多年才会出现呢。” “我希望能看见它。”我有些失落。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底都有这样一颗星,他们穷极一生,就是为了触及其光。那就是他们的梦想。但生活……生活太沉重了。只有少数幸运的人、有勇气的人能得偿所愿。”她看着我,眼睛发亮,“希望我们都是后者。” “那其他人呢?” 母亲捧着我的脸,距离近得几乎能看清她尚未擦干的眼泪。“其他人,注定会帮助他们实现那些梦想。” 以上便是我最早的记忆之一。那晚之后…